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论坛>>专家观点>>正文
专家学者系统研讨“一带一路”:并非从零开始
2017-09-22 15:06  

经济日报讯(记者陈颐)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主办的中国对外战略调整与“一带一路”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社会科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成立大会,日前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就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优先方向、重点合作领域及“一带一路”与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前景作了系统分析。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构建“一带一路”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既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构建“一带一路”,就是要以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为主线,以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为优先方向,以利益共同体为目标,在平等协商、循序渐进的基础上,与沿线国家一起打造一条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共同发展之路。沿线国家经济差距的缩小、地区内部的平衡发展、国民福利的提高和经济的可持续增长,能够满足欧亚地区各国共同发展并从“一带一路”建设中获益的基本愿望。

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院长李向阳指出,构建“一带一路”首先要处理好与既有合作机制、合作平台的关系。亚洲区域合作格局的复杂性、多样性,决定了各国在积极参与贸易自由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建设的同时还要创造性地推动其他形式的合作。在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有必要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平台,与亚太、欧亚合作相结合,进一步推动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积极参与欧亚大陆互联互通、海上互联互通和泛亚能源网络体系的构建,最大程度地发挥中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对外开放战略与沿线国家的对接效应、辐射效应,通过“一带一路”,与沿线国家一起走出一条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

弘扬丝绸之路精神、创新合作理念,是此次研讨会的讨论热点之一。与会专家学者建议,中国继续提升与沿线国家在经贸、人文、能源、环境、海洋开发、海上安全和地区公共产品等战略性领域的合作层次,加快构建利益共享的区域资源保障体系、海洋合作体系和生产网络体系,能为亚洲经济的内生增长与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的构建创造新条件。

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还宣布成立“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中国社会科学院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基地的王金波介绍说,研究基地将重点围绕“一带一路”与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和周边战略的完善,“一带一路”与地区经济增长体系、人文交流体系和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的构建,开展建设性、前瞻性研究,为“一带一路”尤其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责任编辑:王姣雁)

---------------------------------------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