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政策>>语言互通>>正文
王铭玉:建设“一带一路”不能忽略语言互通
2017-05-18 14:03  

建国以后,毛主席的一些系列倡导是要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追求民族独立;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是要中国步入和融入世界的改革大潮,追求富民强国。而“一带一路”战略,是要让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和强国,同时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个多极的世界怎么划分?有一种说法叫一个“大三”加两个“小三”。一个“大三”就是中、美、欧,这是一个大三角。两个“小三”呢?一个是俄、日、印,还有一个是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这是一个多极的世界。

五通最关键应该加上一个语言互通。语言互通,它是所有其它五通的前置条件。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定不要忽略了语言战略的构建。

访谈实录:

求是网:请问“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王铭玉: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出台过很多大战略,包括:发展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等,还有现在正在进行的“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应该放在一个更高的“举架”下去思考。它可以和几个重大时期的重大战略来相提并论。建国以后,毛主席的一些系列倡导是要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追求民族独立;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是要中国步入和融入世界的改革大潮,追求富民强国。而“一带一路”战略,是要让中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和强国,同时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国内经济来看“一带一路”,首先它是一个经济、经贸的大战略。我国经济现在处于“新常态”,国内经济总体说来虽然基础很大,但面临当今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形势,经济发展的下行压力也很大。从出口、投资、消费这“三驾马车”来看现在的经济发展,发展的动力不是很足,所以在这种状况下,建设“一带一路”也是出于平衡我国产能的考虑。

从国际格局角度来看:

第一,目前的世界格局是由原来的“两极”对质,发展到美国“一超”独霸世界再到实现了“一超多极”的变化过程。现在可以说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多极”世界。这个多极的世界怎么划分?有一种说法叫一个“大三”加两个“小三”。一个“大三”就是中、美、欧,这是一个大三角。两个“小三”呢?一个是俄、日、印,还有一个是非洲、拉丁美洲和中东。这是一个多极的世界。

第二,国际格局目前除了一个多极化的特点之外,还有个显著特点就是全球化。目前全球化受到一些大国的非议,并出现了逆袭现象。此外,非传统安全的威胁在逐步上升,同时“黑天鹅”事件不断上演。比如,英国脱欧、意大利修宪、法国的大选,可以说“黑天鹅”一只接着一只,目前世界处于不确定的一个状态之中。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还有四种主义盛行:经济上的保护主义,政治上的保守主义,社会上的排外主义,宗教上的极端主义。我们要密切关注这个四种主义的盛行。

第三,我们也非常欣喜地看到,目前世界格局中有“四重主线”让人们眼前一亮。这个四重主线是:第一是国际关系在重建。第二是伙伴关系在重组。比如说原来有华约,有北约,现在华约已经成为历史。第三是国际同盟的规则在重写,以前信奉的是自然规则,就是丛林原则,或者说是胜者通吃,现在是求和平,求发展。第四是国际格局在重构。今天发展中的非盟、欧盟、东盟,包括我们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这些都是国际发展的一种新样态。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在国际格局中,区域贸易发生了一个新的变化,TPP和TTIP可能都要夭折。

在这样一个国际环境的这个格局下,我们推出了“一带一路”。

求是网: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我们应该如何解读“一带一路”?

王铭玉:全球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目前仍处于一种不太景气的状态:第一,动能不足。截至今年,目前仍是处于一个经济低速增长的水平上;第二,全球经济治理的秩序不完美。也就是说我们产生了很多生产链条,但现在的经济治理规则没跟上。第三,全球发展失衡。这是我们特别不想看到的一种局面,少数资本家占据着世界上绝大部分的财富导致贫富差距严重,这是一个很不公的现象。现在整个世界范围内,有7亿多人口还处于一种极贫的状态。

针对动能不足,要寻求新的增长点。针对经济治理滞后的事实,我们要参与全球治理,创造全球治理的新秩序。针对的全球发展的失衡,中国要带动发展中国家一起发展。所以,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这些国际背景是密切相关的。

求是网:中国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倡议,这给我们国家带来什么机遇?

王铭玉:关于这个问题,在我刚才的回答中谈到了一些,下面我系统谈一下这个问题。第一,我们建设“一带一路”能够平衡我们的产能。这不仅仅是把我们的产能过剩问题解决了,而是要解决世界范围产能平衡的问题。第二,从全世界范围来看,解决的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第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设“一带一路”,也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道路的过程。第四,也是很关键的一点,我们需要一个战略纵深。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之后,很多发展成果都集中在东部和东部沿海,从战略纵深角度来看,我们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也是一个西行战略,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加强了我国的战略纵深。

求是网:沿线国家会对“一带一路”有质疑吗?

王铭玉:我国在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初,世界上有很多质疑,包括说这是不是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啊,是不是中国版的“亚太再平衡”啊,等等各种说法都有。我觉得出现质疑也是正常的。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看见了,这是一个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战略。所以,大家参与的热情也越来越高了。

求是网:沿线国家语言不通,要讲好中国故事还要突破语言关。语言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王铭玉:我们统计了一下,“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官方语言应该是在60个左右,这其中要再进一步梳理,少数民族的语言共有200多个。

我是研究语言的,语言是分9大语系,这9大语系在“一带一路”沿线达到全面覆盖。经过统计后,对“一带一路”的语言建设有很多特点需要我们了解:

第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比如说东帝汶、菲律宾、新加坡,他们除了单一的官方语言之外,还有第二、第三官方语言。而其他国家,基本上都是单一的官方语言。

第二,在“一带一路”沿线有14个国家,都以阿拉伯语作为官方语言。

第三,在“一带一路”沿线有12个国家,俄语都可以说得通。

同时,汉语的传播在“一带一路”推进的过程中,赢来了极大的机遇,这是我们应该高度重视的。“一带一路”是讲究五通: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通最关键应该加上一个语言互通。语言互通,它是所有其它五通的前置条件。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一定不要忽略了语言战略的构建。

求是网:建设“一带一路”,对中国周边外交有什么好处?

王铭玉:我们现在所处的周边外交局势也异常复杂。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大致有一个判断:北边的俄罗斯和蒙古,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稳固。东边的日本、东海、南海海防等问题我们受到的压力是比较大的,还有朝鲜半岛局势复杂,各种可能性都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带一路”是一种西行战略,是要向西开拓,西行这“一带”所处的国际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而向南,主要是我们“一路”的发展,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来开拓的。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观点,就是关于世界各个国家形势的一个判断:第一,西强,东弱,未变。这个西和东,是一个地缘政治的概念。第二句话叫东升,西降,明显。也就是说整个东方是在上升阶段,而西方是处于下降阶段。

第二,美国将衰未衰,中国将强未强;欧洲将弱未弱,新兴经济体将兴未兴。我觉得这是很准确的一个判断。这些判断加起来,对我们的周边外交构成一个总体判断。“一带一路”是一个非常好的战略思想,在东部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压力的情况下,我们往西行,往西来开拓发展。通过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建立更好的合作,追求和发展中国家一起致富,形成一种双赢的状态。

求是网: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筹建亚投行,这对我们发展和人民币国际化有什么作用?

王铭玉:亚投行和其他新事物一样,在刚开始的时候也受到了很多质疑。但一些第三世界国家资金短缺,建设乏力,需要随着亚洲国家积极参加,尤其是随着一些欧洲国家的加入,亚投行在这个时候是应运而生。

亚投行和其他一些银行有区别:亚投行主要面对的对象是第三世界国家,这些发展中国家特别需要钱,尤其是他们的基础设施建设不甚理想。一个国家的发展,如果基础设施跟不上,其他方面的发展就受到制约,所以他们要想致富,要先修路,这是咱们的通俗说法。亚投行在这些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亚投行目前已经投放出第一批贷款,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像巴基斯坦,包括中亚一些发展中国家,他们称这些贷款是及时雨,对他们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求是网:也请您谈一谈在发展过程中人民币国际化的情况。

王铭玉: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从人口、大国地位、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谈一谈决定大国因素的变化情况。十七世纪前,当人类处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时候,人口决定一切。所以当时的大国是中国、莫卧儿王国等。

但是从十八世纪往后商业时代的到来,人口不再是大国地位的决定因素了。这个时候,货币是决定因素,货币作用开始凸显。

所以有一句话,大国强,货币必然强,大国兴,货币必然要走国际化。我国要走向世界,要成为真正的大国和强国,就必须要考虑货币的国际化。而且在货币国际化整个路途中间,有几个国家都在货币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成为世界大国。例如,水上的马车夫——荷兰的货币荷兰盾最早走上国际化道路。接下来是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也走过这条路。美国则通过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把美元和黄金挂钩,35美金等于一盎司黄金来实现货币国际化。但是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捆绑政策不灵了,美元又将美元和石油等大宗商品挂起钩来。所以美元一直坚挺到现在。应该看到的是美元加黄金,美元加石油所走的货币国际化道路,它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人民币要走向国际化。

应该说去年10月份人民币正式“入篮”加入SDR,这对于我们是一个非常利好的消息。而且人民币刚一“入篮”就排在前三位,这是个了不起的举动。总的来说,“一带一路”的发展,对我们人民币国际化是非常有利的。现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很多国家和我们在进行贸易结算的时候,已经在使用人民币结算了,这为人民币国际化打下了基础。“一带一路”的发展,应该说将来离不开人民币,人民币也更离不开“一带一路”的发展,所以这是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先行之路。

求是网:“一带一路”沿线经过世界三大宗教所在地,不同宗教信仰会形成不同的文明。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中国该如何处理跟不同文明、不同宗教国家之间的关系?

王铭玉:这个问题提的特别好。因为“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宗教因素是不能够忽视的。在历史上因为宗教问题引发过有很多战争。那么,在“一带一路”沿线,我们做过统计有18种宗教,尤其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占的比重都很大。我们在“一带一路”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了这种文化、文明和宗教的因素,一定要主动推进文化、文明对接。

基督教是和西方文明连在一起的;伊斯兰教是和中东的文明相关的;佛教文化和儒家的文化是和东方文明相结缘的。这三种文化和文明各有特点:西方文明,也就是和基督教相关的,它看重的是契约和个人。而伊斯兰教和中东文明看重的是信仰和精神;而我们亚洲的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追求的是集体。所以我曾经说世界各国都有各国的梦。比如说美国梦,它是以西方文明为基础的,它追求的是契约和个人,追求的是个人奋斗、个人致富。而伊斯兰教追求的是信仰和精神,所以把精神和信仰看作至高无上和高于一切的。而东方文明追求的是集体,所以我们中国梦说的是要追求国家富强,中国梦是一种国家梦。所以在对待这些不同宗教和不同文化时,我们要区别对待。

首先,在世界的整体范围,我们要遵循和而不同。和是指天下太平,不同是指的是我们各自都有各自的文明,在各种文明中,我们要尊重他们,我们要研究他们。而且,我们要把文明作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一个重要因素来看待,这样可能在“一带一路”推动的过程中间,阻碍因素就会小一些。

------------------------------------------------------------------------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