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自贸区的建立,成都乃至整个西部地区在国家对外开放的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而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良好的法律服务和保障机制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的探讨“一带一路”法治建设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10月21日由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四川省司法厅等单位共同指导,中国政法大学“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四川省律师协会主办,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北京隆安(成都)律师事务所承办的“‘一带一路’法律保障国际研讨会”在成都棕榈泉费尔蒙酒店举行。
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会长、原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邹广严,中国安全生产协会会长、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赵铁锤,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会长、原司法部纪检组长岳宣义,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原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海嵩,澳大利亚驻成都总领事馆领事Mr Matthew Robertson、波兰共和国驻成都总领事馆副领事Mrs。 Agata Pieńkosz(爱嘉塔女士)、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高浣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院长焦洪昌、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四川省能源局局长雷开平、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王强,中国政法大学“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隆安(成都)律师事务所主任黄永庆等人也参与了此次会议。
此外,现场还有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以及来自波兰华沙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的法学专家、教授。还有来自中国东方电气、中国十九冶、中国五冶等中央企业,四川发展、四川投资、四川能投等省属企业,泸州老窖、成都兴城、成都建工、宏达集团、恩威集团等四川知名企业代表,省市企业联合会、省市律师协会等行业协会,还有来自北京隆安和四川省律所的律师朋友及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等新闻界的朋友,共350余人来到现场。其中,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协会会长、原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邹广严,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高浣月和四川省司法厅副厅长王强发表了致辞。
高浣月校长在发言中表示:依法治国是一项长期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需要更多高素质的法律人才。非常期待中国政法大学“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能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未来承担更多的任务。
省司法厅王强副厅长在发言中提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为法律服务机构提出了新的任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他提出了“建设好‘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开展好国际国内多方合作交流、开展好国际国内多方合作交流”三点希望。会议将进一步深化法律服务业融入“一带一路”发展的措施和成果,引领、带动涉外法律服务业全面发展。
会上,由中国政法大学“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波兰华沙大学、四川省企业联合会/四川省企业家联合会、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共同签署了《共建中国政法大学“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合作框架协议》。协议中指出,未来各单位将共同策划组织论坛、研讨和推介活动。并成立专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此外,法律研究中心还将为相关机构、企业提供专项法律服务和进行涉外人才的培训,为国际化进程提供人才储备保障。同时,中国政法大学“一带一路”法律研究中心还聘请了多位中外教授、律师、川内企业家为高级顾问,意在协同政府机构、学术界、法律界、企业界的多方力量,共同谋划“一带一路”法律保障蓝图。为“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也为四川企业“走出去”打下坚实的法律基础。
在会议的最后,现场的来宾就“一带一路”的挑战与机遇为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作为同时连接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城市,成都成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腹地。在此影响下,四川省的对外贸易水平有了质的提升。但同时,含有涉外因素的法律问题将不断增多。据了解,本次会议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发展中遇到的法律环境、法律条件、法律监管、涉外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
--------------------------------------------------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