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论坛>>专家观点>>正文
专家:“一带一路”建设将给我国茶叶走出去带来机遇
2017-09-18 09:45  

新华社武汉9月17日电(李俊杰)茶叶作为我国最具有代表性的农产品之一,“一带一路”建设将给我国茶叶走出去带来重要机遇。

在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日前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茶业大会上,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李慰表示,我国长期居于世界茶叶生产和贸易首位,然而随着国际茶叶市场消费需求的转变,印度、斯里兰卡等红茶出口国的竞争力不断增强,我国茶叶出口面临上压下挤的挑战。随着“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沿线国家共同构筑起涵盖44亿人口的超级市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茶叶生产、消费区域,将有效促进我国茶叶出口。

他认为,从外部看,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纷繁各异,茶叶流通和投资渠道不畅。沿线茶叶生产国之间竞争与合作机制尚需完善。外国消费者对中国茶产品保健功能缺乏认识,茶文化的研究及传播还有待加强。

从国内看,长期以来我国茶叶企业发展路径以规模扩张和价格竞争为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自主营销渠道的较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茶产品占比相对较低,随着国际茶叶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外竞争加剧,我国茶叶出口的传统优势将逐步弱化,依靠成本和价格优势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李慰建议,湖北已形成了鄂西南武陵山、鄂东北大别山、鄂西北秦巴山、鄂南幕阜山、鄂中大洪山等各具特色的“五大茶山”茶叶生产区域布局。应紧抓“一带一路”建设带来的重大机遇,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全面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加快茶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打造出口竞争新优势。

近年来,茶叶农药残留、金属元素污染等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著名茶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在大会上做茶叶质量安全的科学认识的演讲时表示,对于包括茶叶在内的大部分农产品来说,防治病虫害就离不开农药。但自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茶叶中的农药残留等标准日益严格化,茶叶农残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陈宗懋认为,在茶叶种植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造成的污染;茶园管理倡导使用有机肥,推广高效低毒农药,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提倡物理防治茶树病虫害,尽可能地降低茶叶农残超标发生的概率。

在大会上,五峰县被授予国家茶叶公园创建试点。

据悉,中国茶业大会是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委员会每年定期举办的茶界盛会,这是该会首次在北京以外的茶产区举办。

(编辑:刘小源)

----------------------------------------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