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论坛>>专家观点>>正文
郑永年:“一带一路”是可持续的公共产品
2017-04-19 09:59  

“‘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让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参与,可以说是中国为自己和其他国家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而精心打造的。”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近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一带一路”倡议是迄今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也是目前前景最好的国际合作平台。

郑永年说,有些国家提供的国际公共产品往往附加体现其国家利益、反映其价值观的条件和规则,中国在提供国际公共产品时,发挥倡议和引导作用,秉持开放、包容的精神,鼓励国际社会共同参与。“规则不是由中国单方面制定、大家被动接受,而是在共同商议的基础上由大家一同书写。这样的国际公共产品更具持续性。”

郑永年强调,“一带一路”倡议契合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需求。许多国家加入“一带一路”建设,主动与中国合作,表明了他们对这一倡议的理解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产生的效益已经开始在沿线国家显现。例如,近年来中国与东欧国家贸易迅速增长,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显著增加,对当地的经济增长起到拉动作用。“中国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本身,已经对本区域经济作出了相当大的贡献,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世界经济作出的又一重大贡献。”

在全球经济疲软、逆全球化思潮愈盛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改善全球治理、促进共同繁荣起到重要作用。郑永年表示,“一带一路”是一种新型经济全球化的尝试。过去几十年来,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巨大好处。通过经济全球化,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发挥了出来。现在需要改变的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些分配方式,例如收入分配和财富分配,否则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世界将越来越难治理。

“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不仅是依靠传统的贸易和投资,而且借助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郑永年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低,而发展经济首先需要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也是这么走过来的,如果没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经济不会发展得这么快。”郑永年说,“基础设施建设将对相关国家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当地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郑永年认为,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全球经济体量中的份额越来越大,但话语权还不够,中国探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将成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也将促使国际经济秩序变得更加公平合理。

--------------------------------------------------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