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人文>>一带一路人文历史>>正文
一带一路贵州足迹之泰国篇 人文交流跨越山海
2017-01-20 09:35  

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平台-一带一路人文-一带一路人文历史- 一带一路贵州足迹之泰国篇 人文交流跨越山海

一带一路贵州足迹之泰国篇 人文交流跨越山海


一带一路人文历史 加入时间:2017-1-20 9:35:58 来源:贵阳网-贵阳晚报 访问量:68

核心提示:2016年12月31日的泰国曼谷,汉语教师志愿者吴楷丽、胡丹先后收到学生赠送的新年礼物——一张用白纸为底、红色颜料染制而成的中国地图,上面用汉字写着“我爱你中国”。

此前,在贵州大学留学的柬埔寨、泰国等东盟国家学生,也邀请中国同学一起庆祝他们国家的节日——泼水节,民族歌舞、异国美食精彩呈现……

教育的交流,也是文化的互融。

2008年,中国外交部、教育部和贵州省人民政府,在贵阳联合举办首届中国东盟教育周,中国与东盟国家互派留学生、教师,开启了文化交流的新篇章。目前,这项以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大型活动已连续举行了9届,并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某种程度上看,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算得上助推中国“一带一路”建设的两只翅膀,而培养出沿线各国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深入推进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合作,也早已成为彼此之间的共识。

曼谷的华商请人教中文

著名的曼谷大皇宫,位于连通曼谷湾的湄南河边,与之相距不远处就是唐人街。华人聚集在此开店经营各类商品,街面上人潮涌动,热闹程度不亚于大皇宫。

唐人街的背街,是中国商品的大仓库,国内生产的茶叶、玩具等堆积在门面内,门头上用汉字写着“某某某有限公司”。56岁的刘艺华祖籍福建,是一家金店的老板。虽然他的发音已不太纯正,但仍喜欢用汉语与中国游客交流。刘的家族来到泰国生活已上百年,他已是接管家族生意的第四代传人。

刘艺华金店周围的几家中国店铺,涉及产业各不相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对子女或是孙辈的教育理念——必须从小学好中文,乃至中国的历史。“这是我们的根。”刘艺华说。

在曼谷生活的中国人越来越多,早就有了很多华商创办的华人私立学校,孩子在幼儿或小学时期,就有特地从中国聘请来的老师教他们汉语。26岁的贵州六盘水汉语教师志愿者胡丹,就是曼谷南部一所华人学校的中文老师。

1年前,在贵州大学就读英语研究生的胡丹,通过笔试、面试来到泰国做汉语教师志愿者。“说实话,我开始只是因为对一个未知国家的好奇而来。”胡丹说,后来,她越发感受到自己的“使命”其实很重要。

华人学校的学生,普遍中文水平不错,校方对老师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到正规书写汉字、讲解成语来历、介绍中国历史和城市等。这让英文水平拔尖的胡丹常在夜晚“加餐”学习,以更好地教授学生。“被民族责任感激励了。”胡丹笑称。

这种民族责任感,胡丹从华人学校校长、华商身上也能看到,而且是祖辈传承下来的。一位华人学生家长曾说,“祖辈让我们不能丢弃汉语,否则要被别人耻笑。汉语是外界了解中国魅力的载体之一,也能让华人在异国更团结。”

汉语受重视成第二外语

座落在曼谷北部的曼谷第二女子中学,进门就有一座泰国老人的雕塑,这是已故泰国国王普密蓬·阿杜德的母亲诗纳卡琳的塑像。1973年,为解决这里儿童读书的问题,诗纳卡琳皇太后下旨建了这所学校。

因为理念与文化的不同,泰国的课堂更显宽松。贵阳学院毕业的英语系学生吴楷丽,在2015年通过考试后,来到曼谷第二女子中学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截然不同的教育课堂,开始让她不知如何下手。

“我试着给他们介绍中国、贵州与泰国生活的差别,再从中进行汉语翻译教学。”吴楷丽说,面对未知的世界,学生会慢慢地安静下来,听她讲授汉语知识。

说来也巧,吴楷丽在出国前认识了一名在贵州大学读书的泰国籍留学生塔希娜,两年里,她们相互感受对方国家的文化,并在网上交流。吴楷丽的微信里存着这些记录:2015年4月14日,曼谷第二女中重视中文教育,从初中到高中都开设中文课,还有一个中文班,中文被看作第二外语;2016年4月,曼谷孩子们的中国夏令营又要开始了……

塔希娜给吴楷丽的留言中写道:2015年9月17日,中国同学带我们参观了孔学堂,认识了伟大的中国教育家孔子;2016年4月15日,泰国新年,我们不能回去,但学校里举行了泼水节,很多中国同学来参加,感受我们的文化……

曼谷第二女子中学校长Boonsom Dechthammarit说,泰中关系一向友好,随着中国各行业在泰国扩大市场,特别是大量中国人前来旅游,汉语的重要性更被官方重视,教育部门在几年前就倡议各校开设中文课,对资金不足的学校还给予帮助。可以说,汉语的教育程度在泰国已仅次于英语,成为第二外语。

同时,中国方面也支持泰国的汉语言学习发展,每年都会派遣汉语教师志愿者到泰国各地,进行汉语教学工作。

贵州省教委东盟秘书处提供的数据也显示,仅贵州省2016年前往东南亚的汉语老师就有90多人,出国留学生达200多人,而在贵州求学的东盟国家留学生已有近千人之多。

东盟秘书处糜处长说,贵州与东盟的教育合作,从2008年第一届“中国东盟教育周”开始就不断加深,这是跨越山与海的牵手,已不仅局限于教育,意义更深更远。

东南亚学生在黔求学忙

山水相连,文化相通,血脉相亲,利益相融,这是中国与泰国乃至东盟国家的真实写照。

2008年,为了彼此开展更务实的教育合作、加强区域间文化交流与发展,中国教育部、外交部及贵州省人民政府联合在贵州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因为有了东盟教育周,每年数以万计的留学生往来中国与东南亚,贵州与东盟诸国每年也有着“千人留学生计划”。

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室里,来自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的留学生有20多人,他们都在本国高中毕业后,通过东盟教育周搭建的平台来到贵州,进行口语、词汇、听力等全方位的汉语学习。20岁的李富昌就是在这项计划中来到贵州,他是老挝丰沙里省人,中文已过了6级,普通的交流甚至写下简单的中文作文已不是问题。

李富昌在老挝农村长大,家庭并不富裕的他想要学好中文,这样回国应聘海关、工商等公务员部门有很大优势。即使考不上,干上一份导游工作,也有接不完的中国团队。“一带一路”这个词,李富昌听汉语老师提起过,老师解释得很简练:中国和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加强交流,促进经济发展。李富昌结合家乡的所见所闻,一听就能明白。

李富昌的经历,折射出中国近年与东盟国家的紧密合作,东盟各国也迫切需要既懂专业又懂中文的人才。贵州正为这样的缺口添砖加瓦,从2008年首届中国东盟教育周举办以来,我省接受留学生的学校从5家增加到现在的20多家,涉及大学及职业学院。

目前,清镇职教城揭牌成立东盟清镇职教中心,培养本地技术人才及东盟留学生,支持东盟的建设发展。同时,贵大也在酝酿开设泰语、缅语等小语种专业,辅助贵州企业顺利出国进行经济投资。

“教育的交流远不止于此。”糜处长说,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中国东盟教育周”将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的人文交流的主要平台,这是国家外交战略,是经济发展战略。要将教育作为“一带一路”新的支柱,向旅游、科技、文艺等多方位的文化发展,“教育为经济服务”才是意义所在。

贵州人出境最爱游泰国

谈到自己的第一次出国旅行,“95后”贵阳女生小姚记忆犹新。去年9月中旬的一天,她在凌晨1点30分,搭载航班从贵阳龙洞堡机场起飞。约3个小时后,载着近170名乘客的飞机在泰国甲米着陆。

在小姚眼里,泰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既有东方古韵,又融合了西方的元素,让她倍感好奇。临下飞机前,她花300泰铢买了一张电话卡,在泰旅行期间最长可使用7天。

“贵州出境游,贵阳占七成;出境去哪儿?泰国是首选。”在贵阳某旅行社的领队兼导游龙小姐看来,选择泰国作为出境游目的地的首选,除了地理上相对较近,方便的“落地签”和较为低廉的旅行费用也是重要因素。

小姚到泰国的首个旅游项目,是参观橡胶园和观看大象表演。“在泰国、柬埔寨等地,旅游商品中最受中国人欢迎的当属乳胶制品。”太平洋国际旅行社领队王佳玉说,贵州人能买、肯买,在东南亚国家很受欢迎。据介绍,除乳胶枕头、床垫外,用小叶紫檀、黄花梨等珍贵木料制成的小手串,深受贵州游客青睐。

一项出境旅游调查显示:中国已成为泰国、日本、韩国、越南、俄罗斯、马尔代夫等多个国家的第一大入境旅游客源地。在2016年上半年“十大出境消费城市”的榜单中,贵阳以人均出境游消费5415元排在第九,和排名第一的苏州游客相比,仅低710元钱。

据贵州省旅发委的数据,2015年,贵州居民出境前往国家或地区当中,泰国排第一(78955人次,占52.34%)。第二至第八位分别是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主要是巴厘岛观光客)、韩国、柬埔寨、越南、新加坡。

截至2016年底,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口岸已先后开通直飞韩国、泰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巴厘岛)、新加坡、越南、柬埔寨、台湾、香港、澳门等国际(地区)航线18条。说走就走的旅行,正变得越来越便捷。

而入境贵州人数最多的国家也是泰国,2015年有3500余名泰国籍人员从贵阳航空口岸入境。这也说明,随着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海外市场有进一步拓展的空间,入境外国人主要以服务和观光休闲为主。

贵州化工产品 抢滩海外市场

泰国BETAGRO集团的总部,距曼谷机场很近。本报采访团到访当天,正好是泰国新年的假期,总裁助理SURASAK WITTAYAMAS和懂汉语的采购主任尹思琅听说贵州媒体来采访,特地腾出半天时间等候。

BETAGRO集团以种植业、饲料业等组成完整的现代农牧产业链,在泰国颇有名声。半年前,BETAGRO集团看中了贵州的一家磷化工企业,并达成合作关系。“我们到贵州福泉市川恒集团考察过,他们制造的水产饲料添加剂质量不错,在东南亚销量很大。”SURASAK WITTAYAMAS说。

2009年,川恒生产的饲料添加剂开始出口海外42个国家,很快从年出口几百吨到2016年的13万吨。其中,出口产品中,有一半售至东南亚。SURASAK WITTAYAMAS说,他们与川恒的合作正在扩大,计划用70%的川恒产品替换掉美国和法国的产品。此前,亚洲的水产饲料添加剂市场几乎被美国美盛集团和法国缔马公司垄断。

事实上,除了川恒集团,贵州瓮福集团的磷化工产品也早在2006年就销往世界各国,只是区域重点有所不同。在马场坪翁福磷矿厂区有一处铁路货运站,十几条铁轨上停着货运列车,一袋袋磷肥装车后准备运往广西防城港、广东湛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销往海外。

东盟教育周结累累硕果

2016年8月1日至7日,第九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阳隆重举行。交流周期间,还举行了第二届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中国—印尼副总理级人文交流机制第二次会议等活动,发挥人文交流“稳定器”“黏合剂”的作用,彰显双方在共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路径。

据统计,2010年来,交流周促进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学生双向交流,双方留学规模持续扩大。其中,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从2010年的49580人增长到2015年的71101人,中国去往东盟国家的留学生人数从2010年的16947人增长到2015年的39662人。贵州与东盟互派学生学习交流已达1000余人次。

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活动连续举办九届来,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有助于提升我国与东盟的教育水平和文化外交水平,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东盟教育交流周始于2008年,比“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相对要早,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前培养和储备了大量的人才。

交流周的举办,还有利于贵州整合国际国内资源,为发展各类教育获得资金、人力和项目支持,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影响力。同时,交流周的举办有利于贵州大力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推动数字“一带一路”的发展。

--------------------------------------------------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