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语言业态信息>>语言服务行业>>互联网网络行业>>正文
【焦点透视】互联网金融--P2P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影响
2017-10-28 10:43  

银行与P2P的关系可谓"相爱相杀"。"相爱"的一面体现在银行急需储蓄存款保业绩,如果P2P平台的大量资金流通过银行进行存管,则会带来巨大的中收。"相杀"则体现在P2P正占据着相当一部分金融市场份额

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就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新兴领域。时下为人们所熟知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有新兴的纯互联网银行、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P2P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英文释义为:peertopeer,即个人对个人、或者是个人对企业之间的小额借贷。P2P网络借贷平台则充当为借贷双方建立借贷关系的桥梁,在这座桥梁上,借贷双方凭借各自信用等级来判断借贷风险,既提高了民间大量闲散资金的使用率,也极大地解决了个人、中小企业在传统金融机构融资难的问题。

P2P的微观运作模式

目前,国内知名P2P平台有宜人贷、恒易融、陆金所、红岭创投等。不同的平台运作模式也不尽相同,但可大致分为:纯线上、纯线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这三种。

纯线上代表平台有积木盒子、拍拍贷、陆金所等,其优点是运营成本较低,依靠大数据处理为后台支撑,将借贷双方资金需求予以匹配。但像陆金所这样有担保的平台目前还是少数,其他大多数纯线上的平台还没有采取担保措施,只是提供借贷双方咨询服务,不为资金出借方提供本息担保。

纯线下的平台在2016年之前还有很多,大多数其实是实体企业为了解决自身融资问题而开设的"某某财富公司"。线下平台唯一让人觉得"靠谱"的是借贷双方可签订纸质借贷协议,有的借贷交易甚至是基于房产抵押的模式下进行,这无形中给资金出借方提供了"间接担保"。但就目前的监管形式而言,纯线下的监管模式明显不符合P2P的本质特征,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大,各地工商局也开始限制诸如"某某财富"公司的注册,真正做到从源头遏制。

目前,我国的征信体系还不健全,单纯地依靠大数据分析,并不能真实地了解个人及企业基本信息层以外的其他信息。P2P想要真正的长远发展,就必须依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一是通过线下渠道对资金需求者的还款能力及还款意愿进行深度调查及分析,同时设有专业的风控团队,做好资金出借后续管理及催收工作;二是搭建线上平台,通过互联网资源整合及大数据分析,将借贷双方需求予以合理匹配,同时加强和资金存管银行的合作,将出借资金存放银行托管,真正成为"不搞资金池"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虽然"线上线下"的模式较为稳妥,但风险依然存在。最大的问题是"时间错配"。P2P的出借模式又分为多种,即"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简单通俗地讲,即一个资金出借人A可以将资金借给多人(B、C、D);也可以是多个出借人(B、C、D)将资金合力借给同一个资金需求者A;亦或是在同一个平台里,A、B、C三个出借人将资金借给一个资金需求者D,而D的出借人还有E。那么"时间错配"问题很有可能这样发生:A将钱只借给D三个月的时间,B、C借一年,E借两年,而D只打算借款一年,则一年期满之时,E对D的债权需要转让给下一个资金需求者。这就要求P2P平台拥有一个强大的数据处理中心和专业的互联网技术团队,只有将平台上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借贷双方予以适当合理地匹配,才能使资金良性循环出借,从而减少资金链断裂的可能。理想成熟的市场环境是能使借贷期限相一致的双方自然而然进行匹配的,这样能减少"时间错配"的概率。但P2P行业趋于平稳的同时仍然动荡不安,很多人还是处于持续观望阶段。遇到政策明朗或者是平台有利好政策时,人们倾向于期限较长的出借模式;如果监管力度持续加大,P2P平台频出负面消息,那么投资者将损失信心,转而出借期限需求较短的借款人。

P2P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当马云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来改变银行"这句话时,中国的金融业已悄然发生巨变。银行躺着数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消灭现金、裁减柜员这都是过去活在安逸世界里的金融大佬们从来没想过也不敢想像的事情。关于银行,过去的老百姓只谈论存款,选择活期还是定期;现在的人们更多关注的是理财。在资本运作的时代,谁都知道钱生钱的道理。除了利用理财搞点活动,银行似乎再没有什么接地气的业务来吸引顾客了。而P2P作为理财市场的"生力军",高收益远远比其带来的风险更博人眼球。精明的人永远不会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纵使P2P市场负面新闻再多,监管力度再大,其收益也远远高于同期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

现在银行与P2P的关系可谓"相爱相杀"。"相爱"的一面体现在银行急需储蓄存款保业绩,如果P2P平台的大量资金流通过银行进行存管,则会带来巨大的中收。"相杀"则体现在P2P正占据着相当一部分金融市场份额,随着互联网的剧变加深,P2P的市场版图还会快速扩张。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接受线上理财,且P2P的理财门槛较低,期限灵活,有债权转让和赎回机制,而银行理财高门槛、不可转让等条款间接限制其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高高在上"的银行开始意识到客户缺失所带来门可罗雀的后果,加之"存款保险制度"允许银行倒闭,使其更深刻地认识到当前金融环境的严峻形势。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投放市场,普惠金融不再是纸上谈兵,进驻社区、走进校园都是银行宣传的主打阵地。甚至在一些繁华的市场里,都能看见银行工作人员和P2P从业者同时向一个商户派发宣传单页的场景。P2P就像是一只精力旺盛的"鲶鱼",带着"老气横秋"的大鱼一起充分游走在金融大市场这一潭原本沉寂的湖水里,剧烈竞争,适者生存。(江苏江南农商银行淮安分行李艺佳)

--------------------------------------------------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