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语言业态信息>>语言服务行业>>文化创意行业>>正文
张学栋:“一带一路”文化创业产业大跨越的新机遇
2015-03-30 10:42  

近日,中国文化交流网执行总编徐蕴峰在北京与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图·像思维(易·像学说)提出者张学栋先生进行了对话,针对“一带一路”——文化创意产业大跨越的新机遇话题作了交流。兹录之,以飨读者。

徐蕴峰:简称“徐”张学栋:简称“张”

一、“一带一路”:挖掘文化创意元素的超级“大宝库”

“徐”:记得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重要演讲,首次提出了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又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由此我们知道了“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它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我们感到,“一带一路”的确是一个超级“大平台”。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主旨演讲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一带一路”建设的愿景与行动文件已经制定,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丝路基金已经顺利启动,一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已经在稳步推进。这些早期收获向我们展现了“一带一路”的广阔前景。我们感到,与古代的丝绸之路相比,“一带一路”的确是一个挖掘文化创意元素的超级“大舞台”。

“张”:从超级“大平台”、“大舞台”到超级“大宝库”。“一带一路”一经提出,就特别感到非同凡响。我们注意到,当时习近平主席就曾指出: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因为“一带一路”源于亚洲、依托亚洲、所以首先造福亚洲。通过互联互通为亚洲邻国提供更多公共产品,欢迎大家一起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又提出以经济走廊为依托,建立亚洲互联互通的基本框架。“一带一路”兼顾了各国需求,统筹了陆海两大方向,涵盖面宽、包容性强,辐射作用大。特别是指出,“一带一路”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用创新的合作模式,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其实,只要定住心、仔细品,在“一带一路”的每一点、每一处、每一步,都是文化创意元素的“聚宝盆”,整个“一带一路”就是发现和挖掘文化创意元素的超级“大宝库”。习近平出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上,曾经表示,“一带一路”会继承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秉持开放包容精神,不会搞封闭、固定、排外的机制。“一带一路”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有关各方可以将现有的、计划中的合作项目串接起来,形成一揽子合作,争取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应,在我看,“互联网”+“一带一路”+“人脑的创造力”所爆发出的创意正能量,必将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乘数效应。

“徐”:如果说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是商品互通有无,那么,“一带一路”交流合作范畴要大得多,优先领域和早期收获项目可以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也可以是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合作,当然也少不了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各类合作项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将政治互信、地缘毗邻、经济互补的优势转化为务实合作、持续增长的优势,最终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