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语言业态信息>>语言服务行业>>交通通信行业>>正文
美媒:一带一路将开启交通技术大复兴时代
2017-09-15 20:15  

【文/观察者网】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让全世界人民看到了更多的文化交流和更加广阔的商机,而串联这一切的将是交通基础设施。这也就意味着交通领域将获得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支持,人类文明可能将会进入一次对于交通技术的革命性创新时代。

对此,美国商业科技媒体《福布斯》就发表了题为《中国"一带一路"如何引发交通创新的复兴》一文。

文章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将会使域内国家的经济、基建和政治越来越融合,这为跨地区的技术创新开辟了道路。跨欧亚运输网络将会走向精简与统一,途中遇到的新问题都将获得新的解决方案。

华盛顿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的希尔曼(Jonathan Hillman)认为,亚洲已经成了交通新概念的实验室,他说:"指南针和骆驼在古代世界带来了流动性,今天的创新将带来全新的格局。"

过去5年,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中欧班列已经跑了40多趟,这主要是政治和海关领域方面的协议带来的。不过在建立了便捷的政策环境之后,技术创新将随之带来。

首先,随着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中国的制造业从东部沿海城市向中部转移。既然商品已经在中部进行制造,那么就没有道理再运回沿海地区,然后通过海运出口。如此一来,就需要一个全新的技术解决方案。

2012年,中国重庆和德国杜伊斯堡之间建立了直达铁路线,火车将通过的区域包括40度的高温和-45度的严寒。对此,企业开发了柴油电动"智能"冷藏集装箱。

这个技术可以通过恒温技术维持集装箱的内部温度,远程控制,并且可以配合GPS进行监控,增强了安全,并且无需加油。

文章提到的第二个创新就是中国的新名片--高铁。

文章认为,目前的中欧班列火车绝对无法担当"一带一路"的载体,未来是属于高铁的。

目前中国在俄罗斯、印度、东南亚甚至欧洲都在推动高铁建设。如果顺利的话,在本世纪中叶,旅客仅需10个小时就可以通过高铁在昆明和新加坡之间旅行。而更具有野心的计划是将北京和莫斯科用高铁连接起来。

这样野心勃勃的计划带来了大量的资金与技术实践。文章就提到了中国全新的复兴号列车。

文章更认为,高铁绝对不会是"一带一路"技术革命的重点。真空管高铁(Hyperloop,俗称"超级高铁")将会得到发挥作用的机会。

目前,美俄公司正在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俄罗斯扎鲁比诺港(Zarubino)到中国珲春物流园之间建设65公里Hyperloop管道的潜力。

如果实现,那么每分钟可以发出6个时速达540公里的满载货物的轨道舱,每年就是130万个标准集装箱。这将产生2.5亿美元的收入。

目前,印度、韩国、斯洛伐克和阿布扎比都在提议进行类似的项目。

企业家们自信地宣布他们的技术未来可以达到10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比波音747还要快。但是Hyperloop的最大意义不是速度,而是重新定义欧亚大陆的距离和空间。

最后,文章还提到了近期中国宣布研发时速4000公里的高速飞行列车的新闻。文章称,不管是火车还是高铁亦或是Hyperloop都只是迭代提升速度,而中国已经展现出划时代的野心。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