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语言业态信息>>语言服务基业>>语言公共服务>>正文
快讯 | 国内首份“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全景式报告亮相语博会
2017-09-11 17:17  

首届北京国际语言文化博览会(英文简称ILCE,以下简称语博会)于9月11日在北京开幕。此次大会以“语言科技与人类福祉”为主题,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支持,北京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北京市分会、孔子学院总部、中国翻译协会承办,旨在促进国际交流,开阔国际视野,弘扬中华文化,填补世界华语区语言主题博览会的空白。

作为本届语博会首席战略合作伙伴,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译语通(GTCOM))以语言文化、语言服务、语言技术、AI语言大数据等维度展示、分享大数据应用成果,让人们感受从“脑洞”到“美学”全面打造的大数据技术生态及语言科技生态的魅力。

译世界作为中译语通(GTCOM)旗下的智库型资讯与研究平台,致力于语言服务、文化交流、人工智能、大数据、公共政策等领域的研究与关注,并为相关领域及国家相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智力支持与专业辅助。

日前,译世界联合察哈尔学会、语言大数据联盟共同发起的《“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市场全景式分析与行业及政策建议(2017)》报告(以下简称《“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全景式报告》),正式发布。一经发布,旋即受到业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20多家主流媒体进行了报道。

作为国内首份全面系统的“一带一路”语言服务问题研究报告,《“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全景式报告》在本届语博会上甫一亮相再次引起强烈反响。

一位巴基斯坦驻华使馆工作人员向译世界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小语种人才需求旺盛,以巴基斯坦为例,当地语言为乌尔都语,但同时掌握乌尔都语及英语的使馆工作人员很少,导致大部分工作人员交流时依然使用英语。

阿尔及利亚驻华使馆文化官员哈吉舍立夫·哈姆扎向译世界表示,中阿两国文化和经贸交往十分密切,很多阿尔及利亚人来到中国学习汉语,也有很多中国人去阿尔及利亚学习阿拉伯语,两国人民都对彼此的文化展现出了浓厚兴趣。

来自对外经贸大学的俄罗斯留学生彭雅静(音)用流利的汉语说,俄罗斯学生来中国学习的热情很高,仅对外经贸大学就有200多名俄罗斯留学生。她本人学习的是与“一带一路”相关的专业,回国后也想从事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工作。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4年来,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并吸引了众多国家和地区的积极参与。在“一带一路”开启新阶段之际,语言能力的整体提升成为摆在“一带一路”建设面前迫在眉睫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全景式报告》应运而生。

报告由中译语通·译世界联合察哈尔学会、语言大数据联盟共同发起,邀请了北京语言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副院长许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语言服务与管理研究所所长王立非教授等业内著名专家学者执笔;由中国翻译协会进行学术指导,“一带一路”国际智库合作联盟担任项目顾问,通过全景式研究,全面、系统地概括总结“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语言服务问题,分析其发展的“痛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