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平台>>人才培养>>沿线国际交流>>正文
多国专家聚首马六甲说郑和:传承精神推动“一带一路”倡议
2019-11-17 10:39  

“路通了,世界就是和平的,大家也能过更美好的生活,”15日在马来西亚马六甲落幕的“2019国际郑和论坛”发布宣言认为,郑和船队和今天的“一带一路”倡议,都是促进交流融合的“通路”实践。

马来西亚马六甲,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也是郑和船队多次驻节的城市,迄今还遗留“三宝山”“三宝庙”等遗迹。11月14日到11月15日,由马来西亚马六甲州政府、马来西亚旅游文化部、马六甲博物院、国际郑和学会、马来西亚郑和学会等联合主办的“2019国际郑和论坛”在这里举行,如何传承郑和精神从而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成为与会的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多国政商学界人士热议的话题。

“我们今天研究郑和,要从郑和精神中汲取营养,获得启迪。”中国深圳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院长陶一桃说,通过文化的包容、交融促进不同国家、文明之间互信的建立,是郑和精神的重要启迪。

马六甲当地民众自豪地告诉记者,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马六甲,处处可见不同文明交融的表现。在世界文化遗产鸡场街,就有一条短短数百米的街道,多种不同宗教的建筑比邻而居,和谐共处。

多位学者也在论坛上指出,郑和船队当年来到马六甲,向当地人传授造船、农业等技术,协助当地修桥筑路,成为文明传播的重要力量。

“当西方势力进行征服的时候,(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力量是在给予。”在马来西亚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洪振合看来,“一带一路”倡议、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都体现了郑和精神。

他说,马来西亚积极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相信“一带一路”倡议会给马来西亚和东盟的发展带来帮助。

与会的各国人士还积极探讨如何通过发扬郑和精神,进一步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往来。

马来西亚旅游文化部秘书长伊斯汗认为,郑和多次驻节马六甲,展现了马中两国悠久的历史渊源。他说,明年就是“2020马来西亚旅游年”和马中文化旅游年,相信通过此次研讨会,也能进一步促进马中往来,促进马来西亚尤其是马六甲旅游产业的发展。

新加坡国际郑和研究学会会长陈达生积极建议在马六甲建设“郑和马中友谊桥”。他说,根据历史记载,郑和驻节马六甲之际,在马六甲就有一座为郑和与当地苏丹联系而建设的桥梁。

陈达生表示,重建郑和桥,就是希望传承历史,进一步推动马中交往,“相信其意义超过当年”。

--------------------------------------------------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