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心介绍  语言业态信息  语言科技信息  一带一路政策  一带一路人文  一带一路论坛  学术研究  大数据  在线智库 
当前位置: 首页>>一带一路>>中心要闻>>正文
语言服务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2016-09-07 08:55  

王晓辉:语言服务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性工作

2016-06-18 10:31:00 来源:中国网

6月17日,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接受采访。

6月17日,在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上,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主持圆桌会议:“一带一路”倡议与语言服务的新机遇。

6月17日,在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上,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右一)主持圆桌会议:“一带一路”倡议与语言服务的新机遇。

中国网6月18日讯(记者 郭翊明)以“亚太地区翻译的明天”为主题的第八届亚太翻译论坛17日上午在中国西安召开。本届旨在分享亚太地区翻译界在区域合作深化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在人才培养、技术应用、标准化、理论和模式创新等方面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探索如何加强交流,为亚太地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繁荣与发展提供基础性支撑。

在当天下午的一场圆桌会议上,包括德国美因茨大学教授、国际翻译院校联盟前秘书长马丁?傅思恩、新加坡国际翻译研讨会主任陈丹枫和坦亚布里皇家理工大学教授玛莱那塔娜?萨瓦迪瓦?那?阿育他亚在内的国际翻译界的多名学者、翻译语言服务企业的高管共同讨论了“一带一路”倡议与语言服务的新机遇。中国翻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网总编辑王晓辉主持了这场分论坛。

王晓辉表示,“一带一路”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提出的一个倡议,得到了亚洲、非洲、欧洲等很多国家的响应,并相信这一倡议能够给亚非欧等国家带来很多发展的机遇。

在习近平主席的指示下,“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在于加强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

王晓辉认为,要建设好“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语言服务就谈不到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语言服务在建设‘一带一路’过程中是一个非常基础性的工作,所以本场分论坛的议题很有意义。”

亚太翻译论坛原名“亚洲翻译家论坛”,此次论坛是将参与领域扩展到大洋洲并更名为亚太翻译论坛后举办的首次会议。然而亚太地区国家民族众多,语言文化丰富多元,差异性很大,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因语言文化等问题导致的沟通不畅。

王晓辉说,然而正是因为语言文化不同,亚太地区才如此多姿多彩,共同造就了有趣味、有味道、有文化、丰富多彩的一个世界。

“过去一百多年里,由于历史原因,世界出现了英语‘一语独大’的局面。”他希望未来各国能够在尊重多样性的前提下,相互借鉴各自的文化精华与优势,从而促进语言和文化的交流。

亚太翻译论坛原名“亚洲翻译家论坛”,是在国际翻译家联盟支持下,于1995年由中、韩、日等国的翻译组织发起建立的一个区域性交流平台。1995年在北京首次举办,其后每三年举办一次。第二至七届论坛分别在韩国首尔、中国香港、中国北京、印度尼西亚茂物、中国澳门、马来西亚槟城举办,是亚洲翻译界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2015年,在中国翻译协会的倡议下,国际翻译家联盟理事会通过决议,将亚太翻译家论坛的范围扩大至亚太地区,正式将论坛更名为“亚太翻译论坛”,提升了论坛的定位,为亚太地区翻译界的交流搭建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

王晓辉表示亚太翻译论坛不仅是一个“谈语言”、“谈翻译”的行业平台,他希望未来能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大范围和内涵,为中国和亚太地区的文化交流做更多的工作。------------------------------------------------------------------------------------------------------------------------------

[声明]本站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 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Copygight 2016 by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for One Belt One Road Language & Culture Servic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一带一路 ”语言文化服务协同创新中心        制作:吉林外国语大学信息技术中心